|
中国人民大学张晓京 “精品”在当下的中国已经成了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出精品”、“出上品”、“出传世之作”的口号已经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制定规划、确定发展目标时不可或缺的一个“标志性”词汇。然而,何为“精品”?如何才能“出精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有深入思考的必要。我们不妨从词义入手作一个基本的分析。精品之区别于其他,在于“精”。“精”者,所谓“精雕细刻”、“精心制作”者,都是制作者屏气凝神、倾注心血、耗费功力之作,当然与粗制滥造的赝品、次品,甚或质量尚可,而无特色的大路货形同天壤。基于此,我们认为,能够冠以“精品”的课程要名实相符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1 带有“原创性”的、成熟的课程体系。精品之精,代表性的特征应是课程体系的“原创性”,这是精品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征之一,也是精品课程质量优,水平高的一种表现。教学工作虽鼓励创新,但正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只是综合其他成果的课程应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
2 具备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具体而言,这支队伍中至少有一位课程体系的创立者、课程建设的“领军人物”,还要有一批认同这一体系,但又具有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来丰富和发展这一体系。
3 具有完整的、在业内深具影响的教材体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的质量关系课程的质量。精品课程不是短时间突击形成的,而必须有一个相对较长期的教学实践,在反复提炼、总结、修正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因此,与精品课程相匹配的教材也必须是业内公认的“上乘”之作,且要有权威性。
4 教学效果在校内外均得到认可,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式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成为同行学习、借鉴的对象。
简而言之,我们认为,原创性、高水平、示范作用应该是精品课程的代表性特征,明确认识精品课程的内涵,对于我们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际而言,基于对精品课程特征和内涵的理解,对精品课程的建设应是十分慎重的,须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设计要适当,不宜盲目追求课程建设的数量。门门课程都建成精品课程的目标固然不切实际,即使按照开设课程总数人为地设定一个比例也未见得合适。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门课程从体系建立、逐渐完善、教学实践的不断调整到日斟成熟,由于课程性质的不同建设周期也会有所差别,人为设定的建设周期未必与教学规律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强求一律就难免出现“揠苗助长”的“催熟”问题,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没有益处。精品课程建设重在建设,“成熟一个,推出一个”,比简单设置数量指标要科学、合理得多。
其次,注重精品课程建设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正确看待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提高教学效益,改进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天,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上的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材体系、整合师资队伍等,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突进,课程教学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质量工程”很显著的一个特点。仅就人文社会科学教学而言,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带来的不仅是教学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因此,在组织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校特别重视教学课件制作的环节(通常认为,教育技术的应用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特色的学校的劣势或短处),与学校网络教育学院的强大技术力量结合,高水平地完成了首轮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的制作与网络运行工作。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技术只是手段,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要服从、服务于教学的目标,对技术的强调和应用必须以教学规律为基础。基于网络的教学课件在整个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起的作用是独特的,但它再完善、再精致,都不能替代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不能替代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钻研。网络环境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展有限的课堂空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但体验思想的力量、思维的逻辑性、把握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等非知识因素并非技术的优长,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不能忽视。作为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组织者,对传统课堂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与弱点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够真正做到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技术的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在人(教师和学生)与技术之间寻找到一个契合点。
第三,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成为保证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素质的常态性工作,因此,作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来说要下大力气创造一个适宜教师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凝神静气”打磨精品的环境,而不是助长浮躁之气。在组织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所有规划、制度、配套措施都应该体现“以人为本”及服务教师、有益学生的原则,通过实实在在的,而非
追求轰动效应的具体工作,谋求教学质量的提高。长期教学管理的实践证明,教学改革主要靠教师。精品课程建设也不例外。管理,就是创造环境与提供服务,没有
一个符合教学规律、宽松有序、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充分施展的环境,任何改革都不会取得切实的效果。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民大学, 代表性, 中国, 课程, 创新
来源:网络转载
|
|